全省“5·12”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周圆满落幕
5月12日—18日,省厅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5·12”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周活动。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申志军等领导出席相关活
5月12日—18日,省厅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5·12”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周活动。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申志军等领导出席相关活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不乏荟萃国宝重器的知名博物馆,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用来展示文物的魅力,博物馆也日益成为一个从过去通向未来的“时光隧道”,今日早8:30
方案介绍本方案聚焦于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布设具备语音播报与警示功能的预警喇叭系统,通过与雨量监测、水位监测等传感器联动,实现自动化、可听见的地灾预警发布。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山区村庄、滑坡隐患点、河道岸坡等场景,在监测指标达到预设阈值时自动发出声光预警,提醒居民及时
方案介绍本方案通过部署高精度倾角仪传感器系统,实现对山体、边坡、滑坡体、矿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位移角度实时监测。系统通过采集倾角变化数据,分析滑动趋势,实现预警预判,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案支持远程无线传输、平台可视化管理及自动报警联动,是地质
方案介绍本方案旨在通过建设雨量自动监测站,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降雨情况进行实时、连续、远程监测。系统以雨量数据为核心监测指标,结合平台预警模型,辅助判断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诱发风险。系统支持无线联网、云端管理、自动报警,是构建区域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重
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陕西岚皋“8·12”王家湾滑坡灾害避险案例成功入选。
根据地质灾害成灾规律和孕灾条件,结合今日短期气象预报情况,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会商得出如下结论:自5月15日20:00至16日20:00,受降雨影响,湘东北的长沙、岳阳等市州山地丘陵区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贵州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贵州全面进入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进入重点防范阶段。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有效防范,进一步提升防治能力?
5月16日,记者从宁夏自然资源厅获悉,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宁夏针对南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实际情况,推动“人技物”群防群治、“搬防治”同频发力,全力构建南部山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
本次演练分为精准预警防在险前、应急响应启动与指挥协调、排除危险复查评估三个科目,模拟在连续强降雨天气下,乡镇山体产生张拉裂缝,出现重大滑坡险情,威胁坡脚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有2人在转移过程中被困。雨花区防指立即启动雨花区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组织防汛会商和调
为切实提高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秀川街道应急救援中心联合崔家崖社区开展了2025年防汛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
VH501TC是一款专业的多功能手持式读数仪,专为振弦式传感器测量而优化设计。本设备采用32位ARM处理器,配备大尺寸全彩显示屏和人性化的阵列按键,在保证快速测量的同时提供出色的操作体验。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版图中,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铱,正是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辍的科研先锋。从草原到实验室,从鄂尔多斯盆地的岩心采样到天津大学的大装置平台,这位85后学者用15年时间,
为切实提升防汛抢险的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群众防灾避灾与自救能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西坡镇各村、社区结合村情险情实际,全面组织开展防汛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综合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
近日,宜章县人武部针对辖区进入汛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重点围绕辖区内出现地质灾害中可能出现的险情,集中利用3天时间,组织全县民兵应对地质灾害集中培训,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过硬技能,全时做好应对突发险情准备,有效提升汛期水上应急抢险实战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分局联合市矿产地质研究所在怀柔区渤海小学举办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分局副局
当前正值汛期,宁远县鲤溪镇紧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以“防风险、保安全”为主线,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织村干部通过“人防+技防”结合、“排查+整改”并重,用“绣花功夫”织密地质灾害“防护网”,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
根据地质灾害成灾规律和孕灾条件,结合今日短期气象预报情况,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会商得出如下结论:自5月14日20:00至15日20:00,受降雨影响,湘东北、湘西南的长沙、邵阳、怀化等市州山地丘陵区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拍摄的毫米级影像数据,首次绘制出月球背面着陆区高精度"地质地图"。这项研究不仅精确定位了着陆点坐标,更破解了月壤成分的"混合配方"之谜——月背土壤竟由本地玄武岩和外来溅射物搅拌而成,为理解月球深部物质搬运链提供了关键证据。
皋兰讯(皋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郭玉琳 通讯员 王万清)5月14日,皋兰县举办了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暨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班。